- 自4月2日美国实施“对等关税”以来,欧美股市表现优于中国权益资产和需求侧商品,主要受贸易谈判积极信号和非农数据影响。
- 中国资产在政策预期和市场修复的驱动下,仍具性价比,未来经济基本面将成为重要定价变量。
- 推荐关注受益于中国需求构建的消费行业、资源和资本品,以及低估值金融,以应对潜在外部冲击。
- 风险包括国内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和特朗普关税政策超预期。
核心观点2本周的投资报告分析了在“对等关税”实施后的市场表现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
自4月2日美国实施关税以来,欧美股市表现优于中国权益资产和需求侧商品。
主要原因包括:需求相关商品受到需求走弱预期的影响,贸易谈判的改善对其影响有限;美股因贸易谈判积极信号和良好的非农数据逐步修复,而中国权益资产则主要受到政策预期的驱动。
报告指出,未来市场定价将从贸易摩擦转向经济基本面。
尽管美股在良好数据的催化下修复,但中国资产仍然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尤其是在出口对美依赖度改善的背景下。
国内经济的复苏和政策的短期对冲力度将逐步明晰。
在美国,尽管短期内衰退担忧有所缓解,但未来可能面临贸易谈判中的强硬立场和美联储降息节奏延后的风险。
国内方面,关税影响已逐步显现,中美贸易谈判也开始有接触信号,未来政策的应对措施将影响中下游利润的修复趋势。
投资建议方面,推荐关注受益于中国需求构建的消费行业,以及在全球经济秩序重塑中具有潜力的资源品和资本品。
同时,低估值金融和煤炭行业也应被纳入考虑。
风险提示包括国内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和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
整体来看,中国资产的韧性并不意味着市场的全面上涨,结构性和波动性仍需关注。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1. 推荐受益中国需求构建的消费行业,如旅游休闲、乳制品、食品、啤酒、定制家居、彩妆、服饰和商贸零售。
2. 在全球经济秩序重塑过程中,推荐资源品(铜、铝、黄金)和资本品(工程机械、钢铁、自动化设备、化学制品等)。
3. 针对潜在的外部冲击,建议投资低估值金融(银行、保险)以及内部实物消耗和红利的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