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加速从技术验证期向规模化生产阶段转型,特斯拉和1X等公司积极布局。
- 国内外科技厂商和传统制造业企业纷纷加码人形机器人领域,展会活动频繁展示前沿成果。
- 投资建议关注具竞争优势的算法模型厂商及在细分行业有深厚积累的软硬件公司,同时需警惕技术迭代和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核心要点2
报告核心要点如下: 1. 事件概述: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在北京举行,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2. 海外动态: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在试产中,计划年底前部署上千台,并设定五年内量产100万台的目标;1X推出新一代家用人形机器人NEOGamma,计划到2025年底引入数百至数千台。
3. 国内趋势:科技公司和传统制造业(如奇瑞和美的)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奇瑞已完成墨甲人形机器人的首批交付,美的即将推出自研人形机器人。
4. 展会活动:近期举办的展会展示了机器人领域的前沿成果,提升了相关产品的影响力。
5. 投资建议:关注人形机器人算法模型领域的竞争优势厂商(如科大讯飞、云从科技、盛通股份)和在细分行业有深厚积累的软硬件厂商(如软通动力、中控技术、协创数据)。
6.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不及预期、商业化进展缓慢及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如下: 1. 科大讯飞:在算法模型领域具有竞争优势,作为机器人的“大脑”核心组件,关注其发展潜力。
2. 云从科技:同样在算法模型领域具备优势,值得关注。
3. 盛通股份:在算法模型方面具备竞争优势,适合关注。
4. 软通动力:在细分行业有深厚积累,并开始布局人形机器人,具有投资价值。
5. 中控技术:在细分行业有深厚积累,并开始布局人形机器人,值得关注。
6. 协创数据:在细分行业具备积累,并开始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适合投资。
推荐理由:人形机器人产业正逐步从技术验证期向量产突破期过渡,相关算法模型作为核心组件具有重要性。
因此,关注具备竞争优势的算法模型厂商和在细分行业有深厚积累的软硬件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