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标的:映恩生物(9606.HK) 推荐理由:公司“ADC+IO”战略稳步推进,早期分子展现潜力,现金储备充足支持未来研发。
与BioNTech合作的ADC管线进展良好,预计未来收入增长。
调整目标价至464.2HKD/股,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核心观点1- 映恩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收12.3亿元,主要受许可及合作协议收入推动,现金储备充足,足以支持未来3-5年的研发投入。
- 与BioNTech合作的ADC管线稳步推进,多个早期分子展现潜力,尤其是DB-1303和DB-1418在临床研究中取得积极进展。
- 预计2025-27年收入将分别为17.5亿、9.7亿和13.7亿元,目标价上调至464.2港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核心观点2映恩生物(9606.HK)在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出色,营收达到12.3亿元,同比增长22.9%,主要得益于许可及合作协议的收入。
研发投入为3.5亿元,同比减少7.5%,研发费用率为28.4%,较去年下降9.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则大幅增加至1.3亿元,同比增长71.3%。
公司在此期间亏损20.8亿元,但在扣除全球发售导致的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后,调整后利润为1.5亿元。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储备为37.5亿元,足以支持未来3至5年的临床及早期研发投入。
在与BioNTech的合作中,公司正在推进三款ADC分子的研发,分别是DB1303、DB1311和DB1305,这些分子已联合BNT327启动了多项I/II期临床研究。
DB-1303在HER2-Low乳腺癌的全球研发进展迅速,有望抢占市场先机。
DB-1317(ADAM9ADC)即将开始中澳I期临床,并在胃癌和肠癌的PDX模型中显示出约80%的反应率。
公司未来的研发催化剂包括:DB-1303(HER2ADC)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申请,DB-2304(BDCA2ADC)针对SLE的I期临床研究,DB-1419(B7H3/PD-L1ADC)和DB-1317(ADAM9ADC)的临床前数据读出等。
盈利预测方面,预计2025至2027年的总收入分别为17.5亿元、9.7亿元和13.7亿元。
根据DCF模型,调整后的目标价为464.2港元/股,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新药研发、审批及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