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对中国药品的依赖加剧,引发政府考虑实施限制措施,可能影响药品供应链和创新药研发。
- 虽然存在政策争议,但中国创新药产业具备韧性,持续推动创新,能够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 投资建议聚焦于已经出海的创新药企,如科伦博泰和映恩生物,维持“买入”评级。
核心要点2投资报告核心要点如下: 1. **地缘政治影响**:美国对中国药品的依赖加剧,尤其是仿制药和创新药,导致美国制药业面临压力。
美国政府讨论实施限制措施,可能影响中国研发的实验性药物供应。
2. **政策草案内容**:草案旨在减少对中国药品的依赖,主要措施包括限制中国实验性药品流入、加强审查中国临床试验数据、支持美国本土生产并提供经济激励。
3. **争议与反对意见**:支持者认为中国生物技术崛起威胁美国生物技术中心地位,反对者则强调中国药品降低研发成本,惠及美国患者。
辉瑞CEO等行业领袖批评限制措施,认为会影响癌症治疗和供应链。
4. **中国创新药产业韧性**:尽管存在政策不确定性,中国创新药产业具备韧性,持续创新能力强。
企业应关注国内市场需求,避免过度依赖外部市场。
5. **投资建议**:看好已在海外市场布局的创新药企,如科伦博泰、映恩生物,维持“买入”评级。
6. **风险提示**:需关注创新药临床研发失败、竞争加剧、行业政策变化及技术颠覆等风险。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科伦博泰、映恩生物等 推荐理由:这些创新药企已经成功将重磅产品推向海外市场,预计不会受到地缘政治短期扰动的影响。
中国创新药产业具备韧性,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发展。
因此,维持对这些公司的“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