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交所自成立以来经历多轮改革,流动性和市场功能显著改善,上市企业数量和市值稳步增长。
- 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高稀缺性、高成长性和高股息的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的行业龙头。
- ESG评级和并购潜力将成为未来投资的重要考量,整体市场估值逐渐提升,投资者需关注高贝塔机会的转变。
核心观点2本报告聚焦北交所的投资框架,强调高稀缺、高成长和高股息的投资机会。
自2021年设立以来,北交所经历多轮改革,流动性和市场功能逐步改善。
截至2025年7月,北交所上市企业268家,总市值8486.86亿元,流通市值5196.11亿元。
改革后,流动性明显提升,2024年月成交额达到6000亿元,换手率超过创业板,日均换手率在6-12%之间。
北交所上市企业的营收和净利润集中在1-3亿元和2000-4000万元,但也有部分企业营收超过20亿元,净利润超2亿元。
市盈率多集中在20-40倍之间。
新股的赚钱效应显著,专精特新企业比例逐渐上升,首日涨跌幅均值逐年提升。
2024年,66%的企业营收实现增长,46%的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长。
在投资机会方面,报告指出高贝塔机会显著,未来估值可能转向高稀缺性和高α企业。
北交所的市场估值逐步提升,2023年7月底为16倍,2025年6月底达到51倍。
ESG评级和并购潜力成为关注重点,19家企业ESG评级A级及以上,且并购环境良好。
高成长、高稀缺、高股息是北交所的重要投资逻辑,21家企业上市以来分红率超过50%。
综合考虑,报告选取20只标的组合,2025年初至7月24日的组合回报率为207%,优于北证50指数。
风险提示包括政策环境变化、宏观经济波动和公司规模较小的风险。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关注高稀缺性、高成长性和高股息的企业,以挖掘α机会。
- 北交所流动性改善,换手率高,市场活跃度提升。
- 新上市企业质量提升,专精特新企业数量逐渐增加。
- ESG评级高的企业具有更低的长期风险,值得关注。
- 并购活动活跃,可能成为跨年度投资主线。
- 投资组合表现优于市场指数,建议精选优质标的。
- 风险需关注政策及宏观经济变化对小规模公司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