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10.7%,进口增长1.0%,全年进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显示出口韧性依然存在。
- 支撑出口的四大逻辑包括一带一路合作、出口价格指数、出口新旧动能转换及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
- 未来出口应关注“性价比优势”和“渠道出海”,同时预计2025年进口将回升,整体贸易顺差结构健康。
核心观点22024年12月中国的进出口数据表现出色,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0.7%,进口同比增长1.0%,全年进出口总值达到43.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创历史新高。
出口韧性主要由四大逻辑支撑:首先,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增长显著,推动了出口;其次,出口价格指数对名义出口增速形成支撑;第三,出口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从防疫物资转向新兴产品;最后,全球半导体市场的持续增长也助力出口。
从出口结构来看,机电产品和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长良好,东盟成为最大的出口市场。
展望2025年,出口将更多依赖供给侧,强调“性价比”和“渠道出海”的优势,重点关注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在进口方面,加工贸易仍是主要支撑,铁矿砂、天然气和煤的进口量均有所增长。
展望2025年,预计进口将随着内需回升和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而增长。
贸易顺差方面,2024年12月贸易顺差有所回升,结构健康,有助于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稳定人民币汇率。
尽管面临特朗普可能加征关税的风险,但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依然显著,短期内难以被替代。
总体来看,未来的出口和进口将受到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影响,需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