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月中国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16万亿元,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受政府债券加快发行的推动,社融增速同比提升至8.7%。
2. 新增人民币贷款仅为2800亿元,显著低于预期,居民和企业贷款均出现同比减少,反映出信贷需求疲软。
3. M2同比增长8.0%,创近一年新高,主要受低基数影响,存款结构显示居民和企业存款季节性收缩,但非银金融机构存款有所增加。
核心观点24月金融数据点评显示,中国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1.16万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26万亿元,且较前值5.89万亿元明显减少。
新增人民币贷款仅为2800亿元,远低于预期的7644亿元,显示出信贷总量疲软。
M2同比增长8.0%,超出预期,而M1同比增长1.5%,略有下降。
从宏观层面看,政府债券的加快发行是社融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社融存量增速提升至8.7%。
尽管社融同比有所增加,但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显著减少,反映出企业和居民对信贷的需求减弱,尤其是居民贷款出现净偿还,可能与消费信贷利率上升及房地产市场降温有关。
微观层面上,居民和企业的贷款均表现不佳,居民贷款减少,企业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均同比少增。
非银贷款亦有所减少,票据融资成为信贷的主要支撑。
整体来看,4月金融数据受外部环境和政策影响,显示出信贷投放的谨慎态度及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
风险提示方面,外部环境变化及政策力度不足可能影响未来金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