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上半年非银存款波动加大,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包括季末考核和市场波动导致的调仓行为。
- 在低利率环境下,债市回撤使得非银产品增加现金和存款持仓比例,而股市表现良好则抑制了现金持有的需求。
- 7-8月非银存款增长不仅是结构性原因,还反映了居民对理财和基金等非银金融产品配置的增加。
- 风险提示包括国内政策不确定性、理财投资行为不确定性及海外政策变化的潜在影响。
核心观点2今年上半年,非银存款波动加大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
首先,银行在季末面临存款考核压力,导致理财资金在季末回表、季初出表。
其次,股债市场的波动可能促使非银机构频繁调仓,增加存款波动。
例如,2月初至3月中旬,低利率环境下利率上升和债市回撤,使得以债券为基础的非银产品增加对现金及存款的持仓比例。
而在7-8月,尽管债市面临调整,股市表现良好,非银机构赎回金融资产并持有大量现金的可能性降低,非银存款增长可能还受到居民对理财和基金等非银金融产品配置增加的影响。
理财规模的增长印证了这一点,7、8月14家主要理财公司规模分别增长了1.8万亿元和2857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国内政策和理财投资行为的不确定性,以及海外政策和地缘政治变化的超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