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化导致经济一体化进程滞后,2007-2008年金融危机是全球化转向区域化的重要转折点。
- 地缘政治因素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即时性冲击、板块溢出效应和行业结构性分化。
- 提升创新能力和产业自主性是应对地缘风险的重要出路,尤其是在全球化放缓的背景下。
核心观点2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化,导致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滞后。
2007-2008年金融危机成为全球化向区域化转折的重要节点,暴露了全球金融体系的深层次问题,促使各国重新审视全球化的可持续性。
地缘政治因素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即时性冲击,地缘政治碎片化指数的负向冲击对全球GDP影响约为-0.4%,并在一至两年内达到峰值。
其次是板块溢出效应,尤其是美国-欧盟板块的影响最为显著,而新兴经济体则多为外部冲击的被动接受者,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最后是行业发展的结构性分化,全球市场紧密相连的行业如制造业、金融业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而农业、房地产等相对独立的行业影响较小。
面对地缘政治风险,提升创新能力和产业自主性成为应对全球不确定性的重要出路。
研究表明,暴露于更高外部政治风险的产业,其随后的创新活动高于其他行业,显示市场激励和企业自发调整在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增强本国定向创新可以实现供应链“去风险化”,并促进整体产业链的韧性提升。
在全球化放缓、区域化加深的背景下,创新与技术发展成为全球经济体系在不确定性中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