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标的:百威亚太(1876.HK) 推荐理由:尽管上半年业绩承压,但下半年有望在中国市场实现边际修复。
印度市场表现强劲,推动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公司估值吸引,长期战略稳健,维持买入评级。
核心观点1- 百威亚太上半年业绩承压,收入同比下降5.6%,EBITDA下滑8.0%,主要受销量下滑和高端化进程缓慢影响。
- 预计下半年中国市场有望边际修复,非即饮渠道持续发展,印度市场表现强劲。
- 由于业绩下滑,下调2025-27年收入和盈利预测,但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0.15港元,认为当前估值吸引。
核心观点2百威亚太在2025上半年业绩大致符合预期,第二季度的跌幅环比收窄。
上半年收入为31.4亿美元,同比下降5.6%,正常化EBITDA同比下滑8.0%至9.8亿美元,EBITDA利润率下滑82个基点至31.3%。
扣非归母净利润下滑14.1%至4.7亿美元,反映销量下滑和高端化进程缓慢的影响。
第二季度收入、销量和EBITDA同比降幅分别为3.9%、6.2%和4.5%,但收入和EBITDA的跌幅环比有所改善。
销量受到中国市场偏软和韩国发货节奏前置的影响,而印度市场的强劲表现部分抵消了这些影响。
展望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强调中国市场非即饮渠道的拓展,预计中国市场有望在下半年看到边际修复。
第二季度中国市场收入同比降6.4%,销量下滑7.4%,弱于行业表现。
餐饮和夜场等即饮场景复苏偏软,非即饮渠道持续发展,贡献了收入增量。
单价方面,第二季度每百升收入同比增1.1%,在连续四个季度下滑后首次回正,得益于品牌组合优化。
韩国市场第二季度销量同比降高单位数,拖累收入录得高单位数跌幅,受提前发货安排影响,但产品创新推动高端化进程,单价方面每百升收入同比增长低单位数。
印度市场第二季度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高端化红利持续释放,高端和超高端产品销量增速达双位数,推动EBITDA利润率大幅提升。
鉴于第二季度的业绩和中国市场的复苏进度,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收入预测下调6-7%,EBITDA和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9-13%和11-18%。
基于2026年20倍市盈率,给予公司目标价10.15港元,对应7.4倍2026年EV/EBITDA。
对百威亚太在亚太地区的长期战略保持信心,认为公司股价已大致反映近期销售疲软等负面因素,估值较为吸引,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