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社会融资规模和新增人民币贷款均低于预期,主要受到债务置换的影响,企业信贷增长乏力。
- 居民信贷有所改善,但仍处低位,消费贷款和按揭贷款表现平稳,扩杠杆仍需政策刺激。
- 债务置换加速拖累企业中长贷,基建复工进度缓慢,未来融资需求有望在两会后回暖,政策协同将提振消费。
核心观点2本次宏观经济点评主要分析了2024年2月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情况,指出了债务置换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长2.2万亿元,低于预期的2.65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为1.01万亿元,也低于预期。
这显示出信贷环境依然疲软,尤其是企业信贷受到债务置换的影响。
其次,居民信贷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低位。
居民贷款净减少3891亿元,短期贷款表现相对较好,而中长期贷款依然低迷。
尽管商品房销售在低基数下有所回升,但居民扩杠杆仍需更强的政策刺激。
第三,企业信贷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债务置换的加速推进和春节的影响。
企业中长期贷款显著减少,而票据融资则有所增加,反映出企业融资结构的变化。
基建项目的复工进度缓慢,也导致企业信贷需求不足。
在社会融资方面,政府债券的发行成为主要推动力,尤其是特殊再融资债的发行显著增加。
整体社融增速小幅上升,但剔除政府债后社融存量增速有所下降。
最后,广义货币M2增速持平,M1增速回落,显示出实体经济信心仍待改善。
政策方面,未来可能会采取降准降息等措施来刺激经济,并加大对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
总体来看,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债务置换对信贷的扰动,以及居民和企业信贷需求的不足,未来需要政策的协同发力来提振经济。
风险提示包括政策执行力度不足和经济超预期下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