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骨骼机器人作为可穿戴智能设备,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46.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2.2%。
- 有源外骨骼机器人由机械、驱动、传感、控制和能源五大模块组成,技术壁垒高,核心难点在于步态检测和人机协同控制。
- 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上游硬件(如关节减速器和IMU)和中游产品(如振江股份、探路者),但需警惕宏观经济波动和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核心观点2外骨骼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146.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2.2%。
外骨骼机器人结合了外骨骼结构与机器人技术,主要用于医疗康复、军工、工业和民用领域。
其技术可分为无源和有源两种,无源外骨骼依赖机械结构提供助力,而有源外骨骼则集成传感器、控制系统和动力装置,能够根据任务灵活调整助力模式。
有源外骨骼的核心模块包括机械、驱动、传感、控制和能源系统,需根据具体应用进行个性化设计。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感知-处理-驱动-反馈”闭环系统实现人机协同运动。
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步态检测和人机协同控制等方面,步态检测的准确性和人机协同的有效性是关键。
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上游硬件端,包括美股股份、宏昌科技和华依科技;中游产品端,包括振江股份和探路者。
风险因素包括宏观经济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和产品开发进展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外骨骼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46.7亿美元。
- 有源外骨骼技术壁垒高,步态检测和人机协同是核心竞争力。
- 上游硬件端受益标的包括美股股份、宏昌科技、华依科技。
- 中游产品端受益标的包括振江股份、探路者。
- 关注产业链投资机会,抓住外骨骼机器人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
- 风险因素包括宏观经济波动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