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股、美债与美元逐渐分野,时间维度上美元最长,美股最短,美债居中;可替代性方面美元最高,美股最低,美债居中。
2. 美股受短期情绪和资金驱动,美债面临短期衰退预期与长期财政可持续性担忧,而美元则受中期关税和长期财政问题影响。
3. 当前市场预期脆弱,需警惕特朗普政策变化、经济数据疲软及中东局势不确定性可能引发的风险。
核心观点2当前美股、美债与美元之间的关系逐渐分化,从时间维度和可替代性来看,它们的特点各异。
美元的定价时间最长,美股最短,美债居于中间;可替代性方面,美股较低,美元较高,美债适中。
这种分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三者的核心驱动因素不同。
美股主要受短期情绪和资金流动影响,而美债则受到短期衰退预期和长期财政可持续性担忧的交织影响;美元则反映了中期关税因素和长期财政可持续性问题。
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市场的一致预期存在脆弱性,线性外推可能导致错误结论。
特朗普的退缩被视为“最坏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未受到伤害,随着时间推移,最坏情况的阈值在降低,接近“翻车”的风险。
美元短期内可能因经济数据疲软、衰退和降息预期上升而下行至95附近,但长期走势仍需关注政治经济学因素,可能走向70-80区间。
美债的交易价值仍高于配置属性,且其波动的不对称性可能加剧。
长期来看,财政法案仍然采取“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策略,可能导致小问题演变为大问题。
风险提示包括:中东局势不确定性加剧可能推升油价,带来更明显的美国通胀;特朗普的内政政策面临更大阻力,财政刺激可能加码,联储超预期宽松;美国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非美资金外流加速,可能引发美国深度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