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9日,股市和债市双双上涨,股市主要受到超跌修复和科技股的推动,债市则因资金面边际转松和政策刺激适度而上涨。
- 资金面虽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低位,市场情绪乐观,短期内可能面临成交量缩减和港股回落的风险。
- 科技股,特别是机器人和AI板块,继续吸引资金,预示着春季行情仍将以科技品种为主导,红利板块可能成为短期避风港。
核心观点2在2月19日,股市和债市双双上涨,主要原因在于各自的市场逻辑有所不同。
股市方面,超跌修复成为主要驱动,小微盘和科技股表现突出,科创50和创业板指分别上涨2.31%和2.03%。
债市则因资金面边际转松及政策刺激适度而表现良好,10年和30年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行。
在商品市场,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沪金和沪银分别上涨1.19%和1.22%。
基建和地产类商品价格继续上涨,但涨幅有所收敛。
资金面虽有转松,但整体仍显脆弱,银行体系净融出规模保持在低位。
短期内,债市策略建议采用哑铃思维,关注3年期国债和国开债的资本利得机会,同时在长端寻找买入机会。
权益市场显示出较强的看涨情绪,万得全A上涨1.54%。
但需注意成交额的缩量和港股回落的风险,可能对A股情绪产生影响。
机器人板块表现强劲,万得机器人指数上涨5.24%,显示出科技牛的持续性。
AIGC板块同样走强,市场对AI产业的关注持续升温。
未来权益市场可能面临短期回调,但科技品种仍将是主要投资方向。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货币政策、流动性和财政政策的超预期调整可能带来的影响。
整体来看,当前市场在春季行情中仍存在一定的混沌期,需密切观察后续的量价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