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城市发展将聚焦城市更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将促进消费回升。
- 美国关税政策引发通胀上升,美联储主席的动荡引发市场不安。
- 高频数据表现分化,原材料价格波动,房地产销售下滑。
- 下周关注中国和美国的关键经济指标及政策动向。
核心观点2本周宏观经济报告主要关注中国的城市更新与国内大循环政策,以及美国的关税政策对通胀的影响。
在国内方面,城市发展将重点转向城市更新,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加强国内大循环,优化消费政策,促进消费回升。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新规,加强对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以提高金融体系透明度并降低地方金融风险。
在海外,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欧盟产品征收30%关税,导致市场对投资信心的担忧加剧,并影响了美国的通胀水平。
6月美国CPI同比上涨2.7%,关税对特定商品的价格传导效应初显。
同时,特朗普关于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消息引发金融市场波动。
日本的出口因美国关税影响连续两个月下滑,国债市场风险加剧。
高频数据方面,原材料价格波动明显,布伦特原油和铜价有所下降,而铁矿石价格上涨。
中游市场螺纹钢价格小幅上升,水泥价格下降。
房地产销售周环比下降,但乘用车零售有所增长。
物价方面,蔬菜和猪肉价格略有上升。
下周重点关注中国和美国的经济数据,包括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消费者信心指数、初请失业金人数等。
风险提示包括政策落地节奏不及预期和海外经济波动超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