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政策调整和季节性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在2025年上半年经历阶段性回调,工业产出和消费增速均有所放缓。
- “一带一路”效应推动外贸稳中有进,但内需疲软和投资增速下降仍对经济形成压力。
- CPI和PPI均维持低位,新增社融和人民币贷款显著下降,显示出信贷需求疲弱,经济复苏面临结构性挑战。
核心观点2该投资报告分析了中国经济在政策调整和季节性因素影响下的阶段性回调情况。
总体来看,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长期发展潜力依然存在。
在宏观层面,政策调整和“反内卷”现象成为影响经济走势的主要因素。
中央政治局和中央财经会议强调了治理无序竞争和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的必要性,这可能在短期内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有助于高质量发展。
工业产出方面,2025年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较前月有所放缓,主要受制造业淡季及极端天气影响。
但高技术制造业表现强劲,显示出工业转型的韧性。
消费领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增速回落,居民收入增速不高,消费持续性不足。
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政策调整导致投资增速阶段性回调,企业扩大产能的积极性受到抑制。
外贸方面,7月份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2%,主要受“一带一路”政策影响,出口结构变化明显。
进口总额同比增长4.1%,显示出外贸往来的活跃。
价格方面,CPI同比增长0.0%,PPI同比下跌3.6%,反映出供给充足和竞争秩序优化的影响。
社会融资方面,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大幅下降,人民币贷款出现负增长,显示出信贷需求低迷。
总体而言,虽然短期内经济面临回调,但政策导向和结构性调整将为未来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