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中国出口实现8.1%的超预期增长,主要得益于关税豁免和转口贸易,显示出口韧性强。
- 对美出口增速大幅下滑至-21%,占比降至10.5%,其他地区如东盟和印度则表现亮眼。
- 进口方面,内需疲弱导致增速下降0.2%,高技术和机电产品仍对进口形成支撑,整体经济需依赖政策刺激和内需提振。
核心观点22025年4月中国进出口数据表现超出预期,总金额达到5352亿美元,同比增长4.6%。
其中,出口金额3156.9亿美元,同比增长8.1%;进口金额2195.1亿美元,同比微降0.2%。
贸易顺差为3687.6亿美元,同比增长33.61%。
1-4月累计进出口总额增长1.3%,出口增长6.4%,进口下降5.2%。
4月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关税豁免和转口贸易。
尽管美国对中国的145%关税未见下降,但对中、加、墨以外国家的关税暂停实施90天,促进了转口贸易。
此外,美国将智能手机、半导体等产品列入豁免清单,来自中国的占比超过70%,这促使美国科技企业增加进口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从出口地区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速大幅下滑至-21%,对美出口占比降至10.5%。
而对东盟和印度的出口增速分别为20.8%和21.7%,显示出转口贸易的增强。
对欧盟的出口增速为8.3%,尽管有所回落,仍保持较高水平。
出口商品方面,机电产品表现强劲,同比增长10.1%,贡献显著;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家具等受到关税战影响,增速转为负增长。
进口方面,内需疲弱是主要原因,4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重回收缩区间,对美国的进口金额同比下降13.8%。
整体来看,4月高增速的出口主要依赖转口贸易和关税豁免政策,显示出中国出口的韧性,但也反映出对美国关税政策的敏感性。
未来,需积极开拓新出口市场,提振内需,以应对外需疲软的挑战。
同时,政策的落实和内需的激发将是后续经济发展的关键。
中美即将举行的高级别会谈也可能影响后续的贸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