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标的:同仁堂(600085) 推荐理由:公司在医药零售行业承压的背景下,母公司经营稳健,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增长。
大品种战略和精品战略推动经营质量提升,优化原材料采购带来现金流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主要来自原材料涨价和市场竞争加剧。
核心观点1- 同仁堂2025年中报显示营业收入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下降,受成本上升影响显著。
- 母公司经营稳健,子公司业绩分化,特别是同仁堂科技面临较大压力。
- 未来盈利预测下调,尽管市场竞争加剧,但公司品牌实力和改革成效依然值得关注,维持“增持”评级。
核心观点2同仁堂(600085)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69亿元,同比增长0.06%;归母净利润9.45亿元,同比下降7.39%;扣非归母净利润9.42亿元,同比下降5.03%。
经营性净现金流为19.5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原料采购节奏的优化,原材料采购支出减少。
基本每股收益(EPS)为0.689元,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在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的收入基本持平,但利润承压,主要是由于成本上升。
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营收分别为52.76亿元和44.9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16%和下降0.0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2亿元和3.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0%和下降18.38%。
第二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2.18个百分点至42.84%。
按业务分,2025年上半年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分别实现营收65.62亿元和60.55亿元,均实现了稳健增长。
公司大品种战略持续推进,前五大产品的营收合计30.90亿元,占医药工业营收的47.09%。
母公司经营稳健,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16.07%和5.37%。
子公司表现分化,同仁堂科技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7.69%和21.01%;同仁堂国药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5.99%和8.23%;同仁堂商业的营收同比增长1.13%,但归母净利润下降21.99%。
公司在产品线布局上持续优化,推出了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2025年4月,国家药监局和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缓解了药材供应紧张的问题。
盈利预测方面,考虑到医药零售市场增速放缓以及同仁堂科技的营销改革,公司将2025-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至15.30亿元和17.40亿元,并新增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9.11亿元,目前股价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32倍、28倍和26倍。
公司品牌和品种的竞争优势深厚,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原材料涨价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和消费环境疲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