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月29日,权益市场维持低波动状态,整体小幅下跌;债市表现较强,各期限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下行。
2. 央行持续呵护,市场流动性充裕,短期内资金价格保持相对舒适。
3. 市场关注即将公布的PMI数据及上市公司财报,可能推动波动率上升,风险偏好有望提升。
核心观点24月29日的资产配置日报显示,整体市场维持低波动状态,权益市场小幅下跌,债市表现较强。
上证指数、沪深300和中证红利分别下跌0.05%、0.17%和0.26%。
科技板块走势平淡,科创50小幅上涨0.10%,创业板指下跌0.13%。
小微盘表现相对突出,中证2000和万得微盘股指分别上涨0.99%和1.93%。
债市方面,10年和3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2.4bp和7.8bp,至1.62%和1.82%。
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净投放1200亿元,资金面保持宽松,R001利率降至1.59%。
市场对PMI走弱的预期和资金宽松的环境推动了债市收益率下行。
股票市场成交量下降,资金参与意愿不强,股票型ETF出现净流出,融资余额保持稳定。
题材方面,PEEK材料因轻量化需求上涨,相关产业链表现强劲。
港股相对A股性价比提高,南向资金流出腾讯和小米,流入美团。
未来市场波动可能加大,尤其是在PMI数据发布和上市公司财报出炉之际。
若数据超预期,可能推动行情走强。
整体来看,市场仍在等待增量信息,政策指导可能成为支撑。
风险提示包括货币政策、流动性和财政政策的超预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