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中国制造业PMI小幅回升至49.7%,显示出制造业整体景气度有所改善,但不同规模企业之间存在明显分化。
- 新订单指数回升至50.2%,表明内需强于外需,生产积极性较高,但供需关系恶化,显示有效需求仍较弱。
- 非制造业PMI也有所回升,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7%,反映出服务业与建筑业的表现差异。
核心观点26月中国制造业PMI小幅回升至49.7%,较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显示出制造业的复苏迹象。
大型企业PMI为51.2%,中型企业为48.6%,小型企业为47.3%,不同规模企业间的景气度分化明显。
生产指数为51%,表明生产活动有所增强。
从需求方面看,新订单指数回升至50.2%,显示内需强于外需,而新出口订单为47.7%。
供需关系上,新订单减去产成品库存的指数为2.1%,有所回落,表明有效需求较弱。
采购量回升至50.2%,反映出企业生产积极性较高,但供需关系恶化。
库存方面,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8.1%,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显示库存管理仍需关注。
价格方面,出厂价格指数为46.2%,原材料购进价格为48.4%,均有所上升。
非制造业PMI为50.5%,其中服务业略有回落,建筑业回升明显。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7%,显示整体经济活动有所改善。
风险提示方面,未来经济增长、行业竞争、外部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化可能影响预期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