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政策推动IDC建设与算力国产化,力争到2025年底新建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PUE降至1.5以下。
- 清洁能源富集区的算电协同试点实现机房用电100%可再生能源,提升产业链安全度。
- 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绿电交易机制完善,促进IDC行业从“被动用电”向“主动选源”转变,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
- 受益标的包括朗新集团、国能日新等,需关注宏观经济和政策落地风险。
核心要点2
这份投资报告聚焦于计算机行业的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与绿色电力的协同发展,强调国产IDC建设和算力国产化的进展。
根据国家政策,到2025年底,新建数据中心的绿电占比将超过80%,全国平均PUE(能效比)降至1.5以下,部分大型项目的PUE目标为1.25,枢纽节点项目不高于1.2。
清洁能源富集区的试点项目已实现机房用电100%来自可再生能源,PUE控制在1.18至1.22之间。
在算力国产化方面,国产软硬件生态逐步成熟,预计到2024年,openEuler的市场份额将达50%,国产AI服务器中国产芯片的占比提升至20%。
智算中心作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核心,依托国产CPU、GPU和AI加速器,预计到2025年全国算力规模将突破300EFLOPS。
电力市场改革与绿电交易机制的深化,将推动IDC行业从“被动用电”转向“主动选源”,优化选址布局,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投资建议包括关注配网、虚拟电厂、能源预测与交易、用户侧微电网等相关企业,如朗新集团、国能日新等。
同时,报告提示了宏观经济下行、政策落地、技术开发及需求不足等风险。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如下: 1. 朗新集团、东方电子(配网/虚拟电厂):受益于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绿电交易机制的完善,推动能源与算力协同的绿色低碳发展。
2. 国能日新(能源预测与交易):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外送与消纳方面有重要作用,适应电力市场的新需求。
3. 安科瑞(用户侧/微电网):随着IDC行业向“主动选源”转变,微电网和用户侧管理将成为重要领域。
4. 国网信通(能源数字化):数字化赋能将推动电力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高能源管理效率。
5. 开普云、远光软件、威胜信息、智洋创新、恒华科技等(其他):这些公司在相关技术和服务方面具有潜力,能够支持IDC及绿色电力的协同发展。
风险提示包括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技术开发与应用进度不及预期及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