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6月金融数据显示信贷活动季节性回升,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均有所增加,反映经济基本面边际改善。
- 对公贷款持续增长,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结构性变化明显,居民贷款需求仍显疲软。
- 银行板块股价表现良好,预计后续仍有上涨潜力,主要受益于息差改善和高股息吸引力,但需关注经济恢复节奏和信贷数据的持续走弱风险。
核心要点2
2025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显示,银行业信用活动季节性走强。
主要数据包括:M2同比增长8.3%,M1增速4.6%;新增人民币贷款2.24万亿,同比多增1100亿,新增社会融资规模4.2万亿,同比多增9008亿。
一、贷款投放在6月显著增加,受经济基本面改善和季末考核影响。
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2.9万亿,同比少增3500亿,信贷增长面临“量难增、价易降”的挑战。
二、对公贷款表现强劲,新增1.77万亿,占新增贷款的79%。
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均有所增加,预计后续地方债务置换对信贷的负面影响将减弱。
三、居民贷款新增5976亿,消费和购房需求改善有限。
按揭贷款环比有所改善,但整体增长仍显乏力,经营贷款增长不及去年同期。
四、新增社会融资规模4.2万亿,政府债券贡献显著,直接融资需求有所增加,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均呈现增长。
五、M1和M2增速上升,货币活化程度边际提升,企业和居民活期存款均有所增加。
六、银行股表现良好,年初以来上涨21.3%。
尽管面临息差收窄压力,但基本面稳健,低估值和高股息的特征仍具吸引力。
七、风险提示包括经济恢复节奏偏慢、市场预期不佳、居民消费和购房需求不振等。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1. 银行股 推荐理由:银行股在年初以来表现良好,累计上涨21.3%,跑赢沪深300指数。
尽管近期股息优势有所弱化,但银行股仍具备吸引力,尤其是在存款降息后,息差压力有所缓解,预计下半年行业息差将企稳或小幅回升。
此外,银行股作为类固收资产配置的性价比依然较高,吸引长期资金的持续关注。
2. 大型国有银行(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 推荐理由:大型国有银行在资本金补充方面表现较强,近期定增注资已落地,有助于提升信贷投放能力。
其股息率相对较高,仍然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尤其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能够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收益。
3. 相关金融产品(如ETF基金) 推荐理由:ETF基金作为配置盘的力量尚未消退,尽管近期未明显增仓,但其规模维持稳定,有助于推动银行股的活跃度。
此外,保险资金和AMC对高股息资产的投资诉求也在持续,这将为银行股的表现提供支持。
综合来看,银行股及大型国有银行在当前经济环境中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且有望在后续市场中继续表现良好。